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湖南爱民保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柳树抽新,樱花绽放。清明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的节日之一。除此之外,也是踏青出行的好时机。为了广大群众在清明假期能够健健康康,小编整理了一份清明健康提示在此提醒您!
1.广大朋友要注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起居习惯,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应注意随时增减衣物;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建议老人、体弱人群及孩子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坚持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佩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常通风,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遵循咳嗽打喷嚏捂口鼻等社交礼仪。进入公共场所时,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注意饮食安全
合理膳食,规律用餐,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拒绝食用野味。
避免与动物密切接触
喂食动物后应及时洗手,若无法及时洗手应用消毒湿纸巾或者免洗洗手液及时清洁双手。
2.出行朋友看这里
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报告确诊病例地区
★鉴于国内外疫情现状,坚持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县。
★ 密切关注近期国内外发生疫情的地区疫情进展情况,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确诊病例地区旅游、出差、祭扫。
减少路途风险错峰出行
★确需出行,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物资。
★ 尽量选择空旷的室外祭扫方式,实行预约、错峰出行。
★ 外出时遵守公交、商场等公共场所防疫要求,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疫规定,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缴费、购票等防控措施。
郊游注意饮食安全
外出郊游饮食需谨慎,注意饮食卫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应到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
野外就餐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打开包装后的食品应尽快吃完,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做好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清明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机,春天万物复苏,昆虫开始活跃,郊外旅游应注意防昆虫叮咬。应尽量避免在昆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3.特殊人群要牢记
入(返)湘要报备
所有来湘返湘人员,必须提前通过“湖南居民健康卡—入(返)湘报备登记”程序报备行程,主动向目的地单位、村(社区)报备,并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对不主动报备、不按要求落实防控措施的,将依法追究个人法律责任。
预防花粉过敏
有过敏史的人尽可能少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有风的天气,更不宜长时间在户外停留;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外出时要佩戴口罩进行防护;准备必要的脱敏药物,一旦出现较重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慢性病患者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结石活动期的病人,尽量避免高强度运动。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在假期中也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尽量避免暴饮暴食,情绪波动。
及时就医
★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外出回家后,更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 如发热、干咳、咳痰、咽痛、乏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等症状。戴好口罩,及早就近到医院发热门诊按规定就医。不带病上班,不参加社会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打网约车等。
★ 配合开展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向医生告知活动史、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不自行购药、服药。
目前全球疫情呈高发态势,国内本土疫情点多面广,清明假期人员的流动和聚集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建议居民朋友增强防护意识,提倡错峰避峰出行,做好个人防护,让自己和家人一起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个假期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