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江汉大学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1棵树,
1天可以蒸发出400千克水
1棵树,
可以制作200千克纸浆
1棵树,
大约可制750卷卫生纸
1 亩树林,
1年排放的氧气可供65人呼吸
绿色的种子
需要被根植到希望的土壤里
一株新苗、一锹厚土、一瓢清水
植于天地之间
寄以未来之期
为持续推进绿色校园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全校师生中树立“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生态文明新风尚,3月12日下午,在全国第46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江汉大学开展以“植此青绿,树梦未来”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
早春三月,风和日暖,万物生长。学校在校校领导、机关干部、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80余人一道挽起衣袖,在二酉桥西北侧,拿起铁锹挖泥铲土、扶苗培土、围堰浇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棵棵樱花树、梅花树在清源河旁扎根生长,交织出春日校园的盎然生机。
人文学院师生在教学楼J01前的樱花林进行移栽梅花、樱花的植树活动。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是种树好时节。大家手持铁锹、锄头、挖坑挖土、扛苗散苗、摆正树苗、培土浇水,干劲十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新栽植的小梅花树与小樱花树迎风而立,生机盎然,为美丽江大再添新绿!
同学们纷纷表示,亲手种、亲眼目睹自己种的小樱花树生机勃勃地成长,再给学校增添几分绿意的同时,也让大家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三月值得一抹春光,希望,在枝繁叶茂中成长。
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则来到华豆源农业科技产业园开展研学活动,参与义务植树,为自然灌溉生机与希望。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华豆源农耕馆。看着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既有古老的石磨、木犁,也有近现代的水车等工具,生动再现了我国古代农耕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恳、自强的精神风貌。
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同学们还进行了农耕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种下一颗智慧树,目有繁星追光行;种下一颗求学树,鸿鹄之志踏山平。”看着杂草丛生的荒芜山坡渐渐种满了整整齐齐的小树苗,同学们内心涌起满满的成就感。
教育学院师生也在J04教学楼A区绿化片区,举办了“‘植’此青绿,拥抱春天”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大家拿起铁锹、水壶走进植树点,在后勤老师们的指导下,分组协作,挖坑、种树、松土、浇水,共同为校园添绿增彩。



岁月如歌,奔腾不息
春风轻拂,林海荡漾
恰逢植树节之际,愿莘莘学子
栽种新绿,收获四季繁花
沐浴春风,观赏万物生长
播撒希望,静候美好初绽
一纹、一年轮、一树、一新生
今天
师生齐心协力、密切配合
携手种植一片新绿
明日
大家鼓足干劲、奋勇向前
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编辑 | 李俊杰
责任编辑 | 易俊
审核 | 黄韵雅
终审 | 李莎
投稿邮箱 | xcb@jhun.edu.cn
信息来源 | 校园建设处 后勤服务保障中心
人文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