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廿一客21cake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黄梅雨季,万物沉入幽然的寂静,
水边草木茂盛,
夏花望天而开,纷纷且落。
端午,关于人间平凡的美,
无论出身贵贱,
一切绿意、清芬都得到赞美,
山水草木,映照出最自然的自然,
抚平了心中的浮躁,这节日真好。
照例裹了些粽子,
给会员和21cake朋友尝尝。
依然是朴素的白棕,
呈现原本的粽子风味。
只有糯米、竹叶和水,
至朴至素,
对食材提出更高要求。
懂的人知道,
上好的清水粽,绝不是纯白的。
竹叶的灰绿色,渗透糯米,
草本芬芳,也深深沉浸,
口感清隽洁净,如竹林露水。
21cake专门去嘉兴找老师傅来包,
每一只都是教科书级的手工。
今年我们用金坛圆粒米,
明清时代的贡米,
软糯甜润,比东北糯米更适合做点心。
用来酿酒也醇稠如蜜。
瓷白色米粒,
熟后晶莹如玉,像加了糖,
米香又十分霸道,
充分平衡竹叶的青涩。
「 粽叶 」
不同地方的粽叶不同,
大多就地取材,大叶植物捆裹。
在我国南方,传统使用竹叶,
每年挖笋后,采摘竹叶,自然晒干,
刚好在端午节前上市。
竹叶的香气,是一种甘苦兼备的清香,
竹子曲直柔韧,
也能落地成俗,与人间烟火相融,
这是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马蔺草,鸢尾的叶子,
纤维坚韧,
编成凉席夏天睡舒服,又有草香,
这次用来捆粽子。
古法宣纸包装,保留草木原色,
纸绳封口,
就这么一串儿,提溜着,
让人想起小时候 。
「 煮粽 」
沸水复煮15-20分钟左右,
让竹叶的香气渗进糯米,
家里也清香四溢,有了端午的味道。
东方传统的思维方式,
就是顺应自然,
材料本身的贵贱并无太大意义,
认真对待叶子和米,也能做出可贵的清味。
同样使用绿叶与稻米制作的「浅草」,
端午节吃,非常应景。
21cake「浅草」,切着吃的雨前龙井。
使用雨前龙井,调和配方,
鲜奶油与爽脆梨丁,
充分呈现纯粹、饱满的绿茶原味。
与抹茶的清峻不同,
中国绿茶,婉转清丽,
不过多苦涩,让人身心舒阔。
21cake选择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产区,
谷雨前采摘的龙井茶。
低温研磨龙井原叶,微米级,细致茶末,
去除了一切味觉噪点,
倾撒在「浅草」表面。
表层龙井茶粉,
模仿绵延的茶山,
嫩黄与新绿,隐含着江南的绿意。
东北有机稻米,现炒玄米,
玄米的火香,如人间烟火袅袅升起,
隐约的颗粒感,
则让奶油清爽不沉闷。
一层秋月梨丁夹心,
嵌入剔透多汁的口感,
咬下时“咯吱”一声脆响,
如微风拂过铃铛,是江南水乡的灵气。
现泡的龙井茶,调和马斯卡彭芝士,
芝士的醇厚,平衡了绿茶的清苦,
一边咀嚼,满颊清芬。
龙井茶山附近,往往也有大片竹林,
老人用竹子编茶篓,
宽肚窄口,挎在臂弯,
是储存茶叶的容器。
茶山小镇,有与城市完全不同的
本文为 廿一客21cake 原创文章,请扫码查看原文。